鉴地
1万+
文章
1419
阅读
2021
2021-02-05
新的十年开始了,有朋友问我如何看未来的十年,能否从趋势中看到一些确定性,我尝试描绘一下我眼中的2030年,希望还没有老花。
对于未来的预测,我们总会落于保守,尤其对中国。
中国统计局2002年的《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其国际经济地位展望》里面有一段描述:“本世纪中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有可能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但在本世纪内很难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现在来看就是非常保守的了。2020年的中国GDP都接近日本的3倍了,哪里还等得到2050年啊。
2007年的时候我在欧洲参加了一个预测2020年的封闭会议。当时一批顶级的科学家坐在一起嘲笑比尔·盖茨说的640KB内存对大多数人都够用的老笑话,然后给出我们对于2020年的大胆判断,回头看当时有些预测依然还是保守了。
我们对于未来的判断大多是线性、渐变、基于先验知识的,砍柴的都以为皇上是挑金扁担的。这里我想先提一个奇点突变的概念,或者叫临界点、分水岭。新技术/新变革的挑战一旦突破奇点,就会加速变化,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格局。
比如当年的智能手机替换功能机,手机替换有线电话,液晶电视替换传统电视,不一一列举了,有大量的例子。所以,不会有什么岁月静好,潮起潮落,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所以,对未来进行预测时,我们要努力找到这些未来可能带来行业巨变的奇点,但我们要同时认识到:
经济
数字化货币使用和天量美债的影响使美国借新还旧难以为继,美元持续走弱即将进入奇点,美元霸权结束。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汇率将突破5,人民币支付占比和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占比双双突破10%,成为第三大货币。
关于汇率,2020年美元对人民币一度从7.2跳水到6.4,大幅度的波动加上肆无忌惮的放水让我想起一句歌词:“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对于十年这个长周期,对美元任何悲观的预测都有可能,好几个朋友预测会跌到3左右,这个预测就太激进了。
2030年,中国GDP约32万亿美元(突破160万亿人民币),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5%,美国GDP28万亿美元,欧盟GDP20万亿美元。中国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统计数据上,中国超过美国在过去的十年内已经是一再发生了,比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工业制造规模、贸易额、消费市场、汽车市场、电影市场等都纷纷超过了美国。
在过去的10年,中国的GDP增长了2.5倍,从40万亿人民币增长到100万亿。而美国的GDP增长不到50%,从14.6万亿美元增长到21万亿。这个增长速率差会延续到未来十年。
但中国GDP数据超越美国并不代表中国整体实力超过美国。
这只是一个关键的分水岭,代表未来的趋势,代表着一定的话语权,会对很多国家的政策制定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全球贸易进入后全球化时代,贸易纠纷和地方保护主义抬头。确保供应安全成为各主要经济体的核心战略。
国际格局
2024年拜登任期结束,进入换届,政策连续性难以维持,全球影响力可能持续下滑。
欧洲绿党和右翼势力逐渐获得政治控制力,民粹、反建制情绪继续弥漫,碎片化的政治局面将对欧洲一体化产生消极影响。
中国通过上合组织、RCEP、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一带一路等的快速推进,以及随着八零、九零后成为更具有国际视野、更开放、更自信的中坚力量,将加快对国际社会的融入,增强全球影响力。
2030年将形成国际新秩序,单极世界格局宣告终结。
具体政策、制度不作分析,里面有太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地方。
古人不是说了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些都是盖棺才能定论的东西,分析没有意义,就用结果来评判吧。
社会
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族群的结构变化,对各主要经济体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的白人人口降到60%以下,法国的MSL人口将突破10%,而且族群结构持续加速变化还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2030前中国人口增长会出现奇点。昂贵的住房、教育、医疗费用将会抑制生育率,新生人口的下降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5平方米,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转折奇点将会显现,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增长难以为继。
新冠疫情将持续对未来十年的生活产生影响,线上生活和居家办公逐渐变成常态,通勤的需求减少。从拥挤的市中心向郊区和卫星城市迁移可能成为一个关键趋势。
2030年机器人自动化很可能出现奇点,这将取代大量的工作岗位进而对拥有人口红利的国家产生影响,典型的就是印度、印尼、越南等国。中国也有几千万的工作岗位面临被取代的风险。
人口老龄化和年轻人就业问题这貌似矛盾的两个挑战可能会在2030年同时出现。
我们在看到新生儿减少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人的整体健康状况提升,工作的权利和要求可能要延长到65到70岁。
如果这样,到底是多生好,还是少生好呢?很多专家也分裂了。
人口问题很复杂,大自然已经不自觉地做着人口调控,不一定需要有太多政策干预。
一个国家只要能够承平超过百年,经过几次迭代,文化艺术就能够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中西方的文化历史都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2020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在巨大商业利益驱动下,2030年中国文化和艺术产业取得极大进步,并形成虹吸效应,逐渐成为世界中心,吸引全球顶级人才过来淘金。
儒家文化等传统文化会在中国大地再次焕发生机,节假日穿汉服等传统服装很可能成为潮流,这里可能也蕴藏着大量的商机。
交通
在交通领域的变化主要还是发生在中国,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基础建设发展速度很慢,甚至停滞了。
2030年中国高铁里程将达到6万公里左右,由目前的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基本实现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铁路覆盖。全长近1万公里的欧亚高铁可能建成,彻底打通贯穿欧亚大陆的大动脉,火车货运时间缩短到3天以内。
欧亚高铁很有可能带来大欧亚板块物流的分水岭式的变化,通过更多的高铁建设逐渐替代目前占据主体的水路运输。
中国大飞机将登上世界商业舞台,打破波音、空客长期垄断民运航空市场的局面。
时速达到1000公里的胶囊列车有望在2030年前试运行。4马赫超音速民航飞机可能在2030年出现,但能否商用还存在不确定性。
载人低空自动驾驶飞行器可能逐渐获得应用,成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个关键部分,并引发新一轮的产业竞争。
半导体
随着5G、物联网、行业数字化、电动车及自动驾驶的普及,半导体行业在经历过2019年的下滑后找到了新的引擎,再次加速增长。预计2030年全球半导体产值将突破8000亿美金,增长超过80%。美国、韩国、日本、中国、欧洲等多种势力共同角逐这个市场。
现场海花有约私董会128期与来自企业的翘楚们针对行业热门话题当堂论剑,通...
2021年4月10日,冰雪旅游产业落户大湾区全球发布会在新华网演播中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