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29 浏览:1006
几天前,几部扶梯令海南当地媒体南海网“震惊又无奈”
在海口市郊列车停靠的城西站出口,6部扶梯常年“只上不下”,乘客出站必须走下108级台阶。有人提出电梯上下行方向能否依据客流更改,城西站工作人员回答:“没有钥匙!”
一件小事,折射出海南眼下的发展问题。
不久前,在海南“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动员部署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再次指向海南发展问题:尽管营商环境有所改进,但与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实际感受尚有偏差。诘问“为什么以前对投资商说可以,现在又说不可以?……”
“一流营商环境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海南发展的‘金饭碗’”,这样的内容沈晓明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
去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对外发布,海南再迎重大升级。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满周年,总结经验教训、谋划新一轮发展的当下,这是海南仍需反思的问题。
政策“大礼包”接踵而至
眼下的海南,最不缺的就是政策。
不久前,海南自贸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白皮书(2021)》,详细盘点海南一年的“大事记”。总的看来,出政策、搭平台,构成海南过去一年的“关键词”。
《总体方案》发布后,一系列来自中央及相关部委的“大礼包”接踵而至。
根据上述《白皮书》统计,除《总体方案》外,一年内就有136份重点政策文件惠及海南,涉及贸易、投资、金融、人才、运输、产业、税收、法律法规以及保障措施等9个方面,形成有关海南自贸港的“1+N”政策体系。
针对大量文件,海南还专门建立了“一月一会”制度,对自由贸易港建设重点任务明确责任、细化分工。按照自贸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说法,海南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见效。
一个原因是,海南存在不少政策短板需要补齐。
去年6月《总体方案》出炉不久,三亚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设立。这意味着,在海南获批全岛建设自贸区3年后,首个保税物流中心最终落户海南。
而近一年后,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在《总体方案》中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过渡到“海关监管特殊区域”的远期目标面前,海南尚在完善前一步的准备工作。
加速补短板,海南多项“首个”先后诞生。体现在航运与航空领域,过去一年,海南首次建立“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的船舶登机制度、洋浦码头首条洲际航线正式开通运营、首笔“国际运输船舶增值税退税”业务完成,同时,首单飞机租赁业务落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策确实为海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根据《白皮书》统计,去年6月1日开始一年时间内,海南共举办6批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共计签约项目354个,协议投资额1561.2亿元;共举办6批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计开工项目791个、总投资更达到2235亿元。与去年海南5532.39亿的GDP相比,该数字占将近一半。
市场主体的反馈更为突出。同一时期,海南新设市场主体达39.05万户,助推2018年以来海南新增市场主体数量达到83.8万户。该数据已超过海南过去30年总和。
在免税行业上,海南的表现更是“一骑绝尘”。
今年1月,海口观澜湖免税城、海控全球精品(海口)免税城一期正式开业,至此,在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中,除海口美兰机场T2航站楼免税店外已悉数开业。
据法国LVMH集团估计,受去年疫情影响,全球80%的免税品都在海南售出。在2020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下降23%的情况下,中国却实现了48%的增长,海南贡献了其中一半业绩。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实体经济”
密集的政策出台,旨在打造一个“新海南”。不过,新旧切换之时,有些沟壑还未填平,有些空子又被市场主体钻了去。
实体经济就是“沟壑”之一。6月21日,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学习时报》上刊文称:“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海南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实体经济,要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项目、抓进度,跟踪项目落地见效。”
众所周知,很长一段时间,海南的房地产一业独大,2017年房地产税收占49%,投资占了51%。这几年,海南“壮士断腕”般地调控房地产,2020年和今年一季度,海南非房地产的投资超过了60%,产业的投资将近70%。对此,沈晓明说:“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未来的产业结构”。
数据上来看,房地产和其他新产业呈现此消彼长之势,但新产业的质量呢?
在那次“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动员部署会上,沈晓明还向省内各地干部发出多个“灵魂之问”:
“为什么过去几年,有的市县没有一个产业项目落地,没有一个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各市县在产业上有一些小规模的‘盆景’,但为什么没有形成‘森林’和‘风景’?
中央支持海南发展,有关部门专门建立了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但各市县申报的项目却不多?”
城叔查了下国家发改委今年2月印发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沈晓明提到的“专项资金”,是用于支持体现中央战略意图、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既有资金渠道无法支持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重大项目,包括生态保护修复、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旅游业发展、全岛封关等方向。
从“质问”来看,中央给了预算,海南各地却没有足够的项目来支撑。换言之,“新政指挥棒”希望给实体经济腾挪出发展空间,但新产业却有些准备不足。
“有个别市场主体钻空子”
这是产业更迭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过渡期有长有短,也情有可原。但因为一个“税”字,海南还冒出新的问题,需时时警惕,绷紧税收风险防范这根“弦”。
去年7月起,旨在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海南实行免税新政,海南省新闻办公室称,2020年,海南省离岛免税店实际销售总额超320亿元。
免税新政,拉动海南免税消费业务增长同时,也让海南被“代购”灰产盯上,一些专攻日韩、欧美的代购者转战海南,开始称海南为“新的购物天堂”。
海南对“套代购”的打击行动,时不时就出现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据海南海口海关介绍,截至2021年5月底,海口海关已开展12轮针对离岛免税套购走私行为的专项打击,打掉走私团伙80个,抓获涉案人员560余人,采取强制措施200余人;涉案案值约2.93亿元,涉税约4000万元。
相比销售总额,涉案金额虽九牛一毛,但行为却屡禁不止。
除了“商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还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也是一把“双刃剑”。
海南省省长冯飞在6月21日国新办召开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部分优惠政策相继出台,进入海南的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但企业类型繁杂,鱼目混珠,也有个别市场主体钻空子。
以影视公司为例,截至6月24日,年内海南新增注册“影视”相关公司达1600家,同比增长507%。
为防止沦为“避税天堂”,再加上霍尔果斯的“前车之鉴”,海南规定,要想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条件之一是要在当地有实质性运营。
其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最年轻的省份起,海南就频频被政策惠及。但政策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汽车走私、房地产泡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初期房价大涨,这三次历史教训提醒着海南“风险防控有力有效,才能行稳致远”。
如今海南自由贸易港已经作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难题再一次摆在海南面前:如何把风险防控抓在手上,如何既“放得开”又“管得住”,如何让政策有益于天下。
如今海南自由贸易港已经作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难题再一次摆在海南面前:如何把风险防控抓在手上,如何既“放得开”又“管得住”,如何让政策有益于天下。
成功出让的15宗地里,除了仅有一名竞买人参与的4宗地块之外,剩...
TIME:2023-07-147月11日,截止发稿,津滨发展涨停,金科股份、中迪投资、京投发...
TIME:2023-07-12与会专家认为,中国金州(黔西南)黄金交易市场项目符合黔西南州...
TIME:2023-06-08评审会现场与会专家听取了中国城市创新产业研究院关于《广东省(...
TIME:2023-06-08我们计划在一年内引进400余家设计工作室、超1000个优秀设计师。
TIME:2023-04-25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