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商业快讯财经

复牌首日 首创置业大涨四成与私有化余温

TIME:2021-07-14 浏览:985

股市往往是观察和记录企业发展的风向标,资本市场上林林总总的消息,总能影响其走势。

7月12日,首创置业在港交所复牌,开盘报价2.4港元/股,较停牌价格上涨39.53%,盘中最高见2.54港元/股,创近两年高。

前不久,首创置业公告宣布,公司拟被首创集团溢价约62.79%吸收合并,实现私有化退市。

退市前夕,这家房企的股价为何能够实现大幅上涨?

股价大涨

回A与股价被低估一直是首创置业的“心病”。

早在2003年,首创置业就先于大多数内地房企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但18年来股价与市值表现一直不尽如意。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获悉,首创置业股价在2015年5月29日录得最高值,为4.58港元,其余时间再无登上顶峰。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一直在1港元附近徘徊。

事实上,较低的价值与流动性,大大限制了首创置业的融资能力。

在此前公告中,首创置业坦承,公司已基本失去上市平台股权融资的优势,包括H股增发在内的各类股权融资均需境内监管部门批准;此外,鉴于公司需遵守上市规则的公众持股量规定,亦无法通过内资股增发扩大股本。

同时,分析人士提到:“首创股价低,评级低,对发公司债也没好处。”

对首创置业而言,这个港股上市平台形同虚设。

因一直没能得到合理的估值,首创置业在上市次年便萌生了退意。

据了解,2004年,首创置业首度表露退市回A的决心,此后十余年时间,公司亦积极推进回A进程,可惜一切的筹谋与规划并未得到结果,最终在2018年撤回了A股发行申请。

对于股价表现,首创管理层多少有些无奈。

在2018年中期业绩会,该公司就曾提到:“我们也做了一些路演,但是目前股价还处于低估状态,未来我们会增多沟通,希望能增强信心,提升股价。”

或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许是有意而为之,2021年的一纸公告,再度改变了股价曲线。

7月9日,首创置业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获北京首创城市发展作为要约人,提出以每股H股2.8港元将其私有化,较停牌收报1.72港元溢价约61.85%。

在停牌前夕,该公司股价出现了第一轮涨幅,以至于不少投资者认为,私有化消息是否提前遭到泄露。

7月12日,首创置业在港交所复牌后,股价迎来了第二轮涨幅,开盘猛涨四成,最高达到2.54港元/股,而在过去这一年,这家老牌房企的股价还未突破2字头。

截至收盘,首创置业报价2.51港元/股,上涨45.93%,总市值从复牌前的75亿港元拉升至109.51亿港元。

受此影响,同根同源的首创钜大亦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幅。下午16时,该公司股价1.3港元/股,增长23.81%。

谁是赢家?

一般而言,私有化方式分为全面要约和吸收合并。

全面要约是指要约人向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要约,收购其持有的全部股份;吸收合并的方式是要约人向上市公司的股东支付注销金额,并承接上市公司的全部资产、负债、权益以及一切其他权利及义务。

前者需要90%独立H股股东接纳,后者则需2/3以上出席股东投票通过即可,相比之下,吸收合并的难度更低。

而首创本次私有化退市采用的方式正是后者,可想而知其退市决心。或许,首创置业深知,私有化同样是及时止损的过程。

一方面,地产企业在港股市场的估值较低,私有化后能够谋求更好的融资渠道。

目前,首创置业已基本失去上市平台股权融资的优势,当上市失去其原意,私有化成为最好的解决方式,不仅可节省公司相关成本开支,更能为首创置业开辟新的融资通道。

另一方面,私有化后能够获得集团更多支持,从而加速实现千亿目标。

跨过千亿门槛是首创置业一直以来的目标,但在政策收紧、行业下行的当下,公司多次与千亿失之交臂。

数据显示,2020年,首创置业实现全口径销售额708.6亿元,签约面积292.7万平方米。

私有化后,首创置业将成为首创集团全资持有的非上市公司,能够更加便捷的接受母公司给予的支持,从而为后续发展铺平道路。

但对首创集团而言,这笔交易是否划算?

事实上,按照目前的股价,首创集团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股权回购。

根据公告,此次交易的注销价为每股2.80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1.72港元/股溢价约62.79%;较停牌前五个交易日收盘均价1.73港元/股,溢价约61.85%。

截至7月12日收盘,首创置业股价已经达到了2.51港元/股,与注销价仅相差0.29港元。目前首创置业股票增势迅猛,不难想象,后续股价极大概率将借助余温继续上扬。

翻阅首创置业公告,并未提及有关强制要约的字眼,一旦股价超过2.80港元/股,其私有化是否又会另起波澜?(观点地产网)

查看更多>>

推荐新闻

X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FU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