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美国巨型科网公司及金融机构均考虑让员工返回办公室工作,反映市场忧虑因素开始减退。有些公司会借着疫情的时机,重新规划。以前可能每人一个座位,现在可以转换形式,轮流去用同一张桌子。他们并不是要缩减规模,不过座位的空间越来越少。”她分享目前的市场情况。王家琦仔细分析市场未来的走向,认为当所有人回归办公室,租户会意识到轮流使用办公桌可能未必可行,因为很多人都只是抱着试行的心态。以一张租约为期,如果发现行不通,又会回复过去的办公室规模。加上近期,不少公司正考虑增加人手,所以扩充办公室面积亦是势在必行。商业的使命 另一方面,过去香港一直提到的去中环化亦出现逆转情况。王家琦坚定地指,核心商业地段始终受市场追捧,中环仍是写字楼的首选。过去租户选择离开是基于成本问题,而不是地点问题,当中环的租金回落,达到租户可接受水平,租户便会回归中环。“如果租金相差不远,或者对租户来说这个差额还是可以接受的,他一定不会选非核心地段。我想任何企业都是以地点为先,若你的员工在一个非核心地段工作,企业有机会需要支付额外费用或增加生产力,你算算这笔账,其实办公室在中环来得划算。”王家琦说。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收购英国项目是冠君产业信托沉寂8年后再次投资物业。王家琦坦言,因为房托基金的特性是规定分派至少九成的盈利作为股息,而信托的比例为九成半,令公司手头上的现金并不算多,每次并购除了借钱,就是配股。如果以借贷形式收购,便要小心选择项目,避免整体估值下跌,影响回报。“始终房托跟普通上市公司不一样,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投资后亦不需要时刻关注。所以经营一个房托基金可能会比一个普通房地产发展谨慎很多,我们也会尽量找一些风险趋避、稳定的优质物业,以符合房托基金有稳定回报的特性,达至平衡投资者投资组合的作用。”她提到。除了开拓新市场之外,对于现有物业的管理,王家琦亦有自己的一套考量,有别于过去的经营理念,不希望流于形式,冀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元素带入旗下项目,这个改变源于她孩子的一本故事书。“有次给孩子读睡前故事,读了一本很恐怖的书,说地球会毁灭,全部人要移民去火星了,在移民去火星途中还有一只怪兽来宇宙飞船吃人,把我儿子吓哭了。我就想,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每年的温度一直上升,我觉得再这样下去,地球的持续性会愈来愈低。”她笑着回忆当时的情况。她说,后期亦受到其他书的启发,发现“使命商业”(Business with Purpose)很重要,有时候经营公司或许可以取得最佳利润,但最终的收益除了钱之外,好像没有其他得益。如果将可持续发展的元素融入公司营运当中,其实不会只产生成本,最终一定会有助于提升盈利。加上现在社会,大多数人不只向钱看,亦会考虑事件的意义。信托制定2030可持续发展蓝图,以可量化及有系统的方式推动环境、社会及管治的举措,当中包含14个长远目标,除了与环境气候相关的目标外,亦强调租户及员工身心健康。“我们希望旗下的项目可以建立一个健康社区,经常觉得业主和租客的关系可以有多方面发展的。除了硬件上的配合,我们也很注重租户的心灵健康,信托不时亦会举办不同身心疗愈的活动,如手调咖啡班等予租户参与。”王家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