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商业快讯财经

回购融信合作宁波项目 沉寂海亮集团重出水面

TIME:2022-02-21 浏览:660

高抛低吸”被认为是股市的第一性原理,盈利关键在于抓住周期。房地产作为周期行业,也就同样存在买入卖出的交易双方。

2022年2月18日,融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非全资附属公司宁波海亮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55%股权售予海亮集团,代价4.21亿元。

宁波海亮现由融信中国及宁波海饶分别拥有55%及45%股权,2021年度除税后溢利净额9009万元。

宁波海饶背后则是海亮集团,也就是说,交易完成后宁波海亮股权将全部归于海亮集团。

实际上这是一次回购,宁波海亮五年前就曾是海亮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

买方与卖方

2017年7月27日,融信中国分别以22.64亿元和6.33亿元收购海亮集团旗下宁波海亮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和安徽海亮房地产有限公司各55%股权。

资料显示,通过此次合作,融信受让股权的资金合计为28.97亿元,合作项目达到30余个,新增土地储备逾500万平方米。

交易完成后,宁波海亮和安徽海亮的财务业绩照惯例将并表融信中国,但这两家非全资附属公司却并未让融信中国的财务报表增色几分。

2018年3月26日,融信中国发布年报,2017年全年录得收益303.4亿元,毛利同比上升118.3%至50.2亿元,而毛利率则为16.6%。

对此,融信中国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曾飞燕表示,2017年海亮项目总体结转为54亿多,但项目毛利几乎为零,对公司整体毛利影响也比较大,大概7个点左右。此外,海亮2018年仍会有100多亿结转,对毛利还是会有影响,但相信整体毛利会上升到20%。

标普也在报告中指出,2016-2018年,融信中国在市场过热时期购入一些项目,这些项目中一部分随后受到限价政策影响。

作为当年交易另一方,海亮集团则得到了评级机构的不同看法。

2021年6月29日,大公国际确定海亮集团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2021年7月2日,中证鹏元评定海亮集团主体信用等级为AA+,展望稳定。

据融信表示,目前宁波海亮所属项目已完工,可售物业已大部分售出并完成结算。时过境迁,项目当年的交易双方已身份转换,彼此境遇也不尽相同。

专注与多元

就业态分布而言,融信中国属于专注物业销售的传统房企。

中报显示,融信中国2021年上半年收益217亿元,其中物业销售收益208.58亿元,建筑服务、酒店运营及其他收益为8.06亿元,租金收入7545.6万元。

2021年7月,融信中国执行董事兼总裁余丽娟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融信暂时不考虑做多元化产业布局,“目前还是希望能够专注在住宅”。

而海亮集团则是一家综合性企业,从1989年集团前身诸暨县铜材厂成立至今,主营业务已囊括有色材料、教育、健康等领域。

其中,主掌有色材料的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在1月份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业绩同向上升。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443.86万元-121,999.3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80%。

海亮股份表示,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延续,下游需求回暖带动铜加工产品需求量回升,公司确立既有业务领先优势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铜箔业务,丰富了业务增长点。

此外,海亮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亦宣布,2021财年营业收入为13.758亿元,较2020年增长33.9%。

融信和海亮的区别始终都在这里,前者深耕地产,后者多元布局。

在地产行业高歌猛进的那几年,这种区别曾高筑行业壁垒,让护城河对岸的海亮们望而兴叹。

2017年,也就是向融信售出宁波、安徽项目那一年,海亮地产总裁周迪永在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房价一直向上涨,从某种角度而言,对海亮地产这种企业而言是没有机会的。”

“我们的机会来自于市场的波动,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市场也一定是波动的。”

2018年2月,海亮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曹建国对外宣称,海亮集团目前发展战略已经从当初的六大板块调整为三大板块:教育、有色材料和健康产业,逐步退出地产、产业金融等板块。

直到此次收购,海亮似乎显露出一丝重回地产江湖的迹象。

在市场波动中寻求机会,需要对抗风险能力充分自信。如果能通过多元业态为地产板块输血,海亮的抗风险能力较业态单一的传统房企确有一定优势。

面对今天的市场,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曾公开表示,现在要开启极限生存模式,跑不过森林里的老虎,跑过最弱的动物就可以。

比竞争对手多活一天,至少要“跑过最后一名”,成为了一些传统房企当下的生存逻辑——只要活下去就是胜利。

随着海亮们浮出水面,房企或许还需注意其他赛道伺机入场的选手。

查看更多>>

推荐新闻

X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FU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