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16 浏览:1178
本文作者:王明来
首先,各位我们的经济学思维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呐。有大学专业的同学,在大学四年学习的经济学知识,是以宏观经济学为框架的。而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同学们,大多是经过工作的经历,看宏观数据,写报告,零敲碎打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学逻辑。
而对于,这个经济学的逻辑,我们更多的从宏观概念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的变化、企业的变化,也就是这个逻辑的前提,就是宏观经济的理论前提,人是理性的。而且,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就是人的整体性,而个体性被忽略掉。
奥地利学派的大师米塞斯,和他的著作人的行为,就是一本可以进去经济学的读物。米塞斯,你可能不熟悉,那么他的学生是哈耶克,就是和凯恩斯进行世纪论战的哈耶克。而中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张维迎。
这本奥地利学派的奠基之作,有个版本是台湾夏道平翻译的。全书将近900页,大概分了7个篇幅。第一篇,是对于人的行为的定义。人的行为都是带有目的性的。第二篇,是人的行为被嵌入社会之中。第三篇则是,当人的行为成为社会性,则这个变化带来的价值。第四篇,是关于市场的描述,也就是当人的行为成为社会性行为之后,那么这就变成了社会需求,从而市场出现。第五、六篇,就是非市场化行为如何解决人的需求,也就是政府行为。市场的束缚。第七篇,就是经济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在这个逻辑结构我们发现,人的行为的目的性是其理论的基础,这就恰好像宏观经济学的人是理性人的前提一样。所以,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其实张维迎和林毅夫的论战,就是源自于此,也就是哈耶克和凯恩斯的世纪论战的本源,这些针锋相对的观点其本质吗,就是一句话,市场是应该市场自身来解决,还是由政府来解决呐。这个问题的核心,最终变成了一个问题,人是理性的,还是行动的感性的。所以,经济学的本质,是哲学。
经济学其底层逻辑就是哲学,是思考的纬度。
奥地利学派的核心问题,就是市场和政府的机制问题,哪个效率更高的问题。“市场”这个概念是贯穿于始终的逻辑,米赛斯也好,哈耶克也好,都是在描述市场的可能性。
市场的可能性的前提,就是人的目的性。这个就是这是市场肯定性的前提。
而效用问题,均衡问题,都是市场逻辑的注解而已。
门格尔认为市场的结果是资源约束下的消费者偏好所决定的。
这样的理解,让门格尔和德国历史学派产生了分歧,导致了“奥地利学派”的“诞生”。
人的行动的目的性,个体选择的自主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家行为的创造性,知识的分散性,都会成为一种激励,从而发挥企业家精神去发现不均衡,是因为不均衡会带来利润机会。实现这种利润机会,就会让供求之间更加协调,让市场从不均衡变得更加趋于均衡,也就是让市场结果更加忠实地反映资源约束下的消费者偏好。
所以,一言以蔽之,还是因为“市场”的力量,人的目的性,所以这是相互的。
市场因素,刺激人的主观力量。
而人的目的性,又会让市场趋于均衡。
成功出让的15宗地里,除了仅有一名竞买人参与的4宗地块之外,剩...
TIME:2023-07-147月11日,截止发稿,津滨发展涨停,金科股份、中迪投资、京投发...
TIME:2023-07-12与会专家认为,中国金州(黔西南)黄金交易市场项目符合黔西南州...
TIME:2023-06-08评审会现场与会专家听取了中国城市创新产业研究院关于《广东省(...
TIME:2023-06-08我们计划在一年内引进400余家设计工作室、超1000个优秀设计师。
TIME:2023-04-25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