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的新区规划会是一个坑
发布时间:2021-01-06 浏览:876
哪些城市的新区规划会是一个坑

很多时候,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我们说不上哪个CBD是绝对的市中心。为什么上海可以做到没有市中心,因为所有郊区的办公、商业、住宅、教育、生活配套都能够撑得起多中心发展。另一个是,城市疆土的扩大,人们对于交通通勤的容忍度越来越低,都希望寻找能够解决一站式生活的地方去居住。所以,上海所谓的CBD分布的也非常均衡,可以说是,一个中心挨着另一个中心。除了新建的虹桥枢纽外,上海的中环内,东西南北都有相对比较成规模的商务中心。换句话来说,你在上海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相对比较近的工作地方。但是很多城市,从本质上是发展不起来多中心的。我也亲眼目睹过,一些二线城市的中心,只是新旧替代,一个中心的衰落,另一个中心的崛起。甚至,在它们发展多中心的道路上,因为发展多中心,让自己陷入了什么样尴尬的境地。
	
	今日配乐《像鱼》
配一句好听的歌词:我要忘了你的样子,像鱼忘了海的味道,放下所有梦和烦恼
曾经被一个数字,惊到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当前全国县及县以上正在建设的新区,竟然有3500个。数量3500多个,这确实听起来很夸张,中国的县级区划一共才2800多个,这些新区所规划人口总量达到34亿。也就是说,单是这些规划的新区,就可以装下接近一半的世界总人口了。3500个新区其实也就意味着很多二线城市,已经在开始进入或者计划进入:多中心发展。很多人可能会说,新区的规划非常高大上,概念好,配套也不错,房价很容易来个天翻地覆,你现在对新区爱搭不理,以后的新区让你高攀不起。不知道你现在所处的城市,是否和我亲身经历过的一样,不论是新区、CBD、高铁新城、空港新区、经开区、工业区也好...最后能够起来的,往往只是其中的少数。今天,我们不说这个城市具体是哪个城市,而是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和大家聊一聊:以N市为例,一个省会级的二线城市,它在发展城市多中心格局的时候,走过什么样的弯路,同时让自己陷入什么样比较尴尬的境地。
	
首先,要说的就是在N市,那些死了一次又一次,后来没了下文的“CBD们”。
N市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两次新区扩张。一次是向东建设,一次向南发展,一次比一次扩容的面积大。在城市面积扩张的同时,N市在城市的多个区域,布局了不同类型的CBD,但N市也经历了好几次比较惨痛的CBD建设失败。大约十年前,当城市大刀阔斧向东发展的时候,一个和N市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的XX湖CBD横空出世,变成了开发商口中的“城西新中心”。根据市政规划,XX湖CBD将打造成集商业、商务、居住、休闲娱乐、五星配套于一体综合性国际化新区,占地面积约为800亩,预计总投资将达到90亿元。未来将引进世界一流五星级酒店、科技研发中心、购物中心和西南省份最大的图书批发中心、电子数码商城以及影视娱乐中心等综合开发项目。
这个CBD,野心大到什么程度,它还要建设中国“西南第一高楼”。后来,因为规划配套没有落地,这个XX湖CBD消失了,随即当初规划的第一高楼,从升高到降高,后来第一高楼主动降低高度,从425米降到200米,可还是建不起来。以至于连锁反应,这个CBD不仅消失了,旁边扬言打造CBD第一综合体的楼盘也变成了纯住宅和底商。后来这个CBD,仍旧是一片工地,配套不成熟,商业也很落后,谈CBD何止是天方夜谭。后来的后来,这里变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相当纯粹的环湖居住区。好了,再也没人提那座第一高楼了,N市西边的CBD是彻底的“死”了,当初扬言要打造三大CBD并驾齐驱的规划,最终沦为泡影。
	
同时,N市作为我国西部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它这些年在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外贸,也诞生了一个会展中心的概念。这个新会展中心不得了,总体规划面积488万平米,超过百万方的商业面积,一共有1、2、3、4个不同的场馆,涵盖了数字贸易、智慧城市、奥特莱斯、特色外贸等等,不同于一般的综合体,可以说是一个链接多种资源,国际化的综合贸易物流城。2009年开工,几乎是和XX湖CBD同年开始建设,但是结果确是大为不同。
XX湖CBD是直接消失了,西南部的新会展中心好歹是建起来好多个场馆,还定期每年举办5天的大型国际物流会展,但是,新会展中心除了每年展会,喧哗热闹的那5天,其余时间在N市的存在感极低。没有发达的交通,没有特色的商业,居民以本地土著居多,除了物流贸易,单靠一个常年打折卖过季商品的奥特莱斯,再也没有任何亮点。这两年,新会展中心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个中心压根就没发展起来,房价也是跟着一直处在低洼之地,N市西南边的“新中心”也名存实亡。总结下来,这两个CBD倒下的原因,其实正是因为与N市向南像东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这两个诞生在城市发展方向相反的CBD,几乎都吃下了失败的苦果。皇上也只能挑选一人专宠,N市也终于想清楚了,自己的实力和精力有限,东南西北多中心,摊大饼的模式目前是发展不起来的,不如集全市之力,只发展一个新中心,打造一个超级新区。找准方向后,N市终于停下了一昧追求多中心发展的脚步,一次最大的新区建设开始了。如果一个城市刚开始就集中全力发展一个新区,从很长的周期看,如果上层力度足够,是有很大可能把一个新区发展好的。这个新区的面积,几乎和原来N市的面积一样大,大有“再造一个新N市”的势头;这个新区,入住了未来N市最多的政要机关办公单位,艺术文化场馆。甚至比N市其他老城区通地铁的速度更快,同时线路更多,有着全市最多的摩天大楼,它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迅速建设成一个都市CBD的模样。即便这样政府投入成本极大的新区,也陷入了长时间的空城状态,最被寄予厚望的多个大型商业,半路夭折了,有些延期开业了,有些直接从商业体变成了公寓。